『品德…倫理…操守』…這開天闢地以來中國人引以為豪且為老祖宗們津津樂道的傳家祖訓和恪守箴言,似乎也隨著世事的洪流而逐漸沈淪泯滅……多少人還能恪遵禮法?多少人還能堅持自我?多少人還懂得緬懷守舊?又有多少人能在滾滾紅塵中,謹守那一分一毫的道德操守?就在課堂的退省中,彷彿墜入了時光隧道,重溫舊夢…………。
踩著時光的軌跡,轉眼間已邁入了第十個年頭的教書生涯,每一年的新生、畢業生來來去去,時空的流轉也將自己的人生義理薪傳下去。然而,就在這世代交替之中,當初自己對於擁抱教育、擁抱愛的那股信念,誓言要秉持著教育的熱忱與正義,在教育的路程中散發光和熱的原動力,似乎早已被繁瑣的教育工作和學生管理事務而消磨殆盡,因此,在面對所謂的教師專業倫理課題時,更加的觸動內心、引人深省。
正如神父所言,「了解、愛與關懷」是打開師生溝通,營造雙贏的不二法門,在門內,帶著對彼此的信任與真誠,建立關係,根植愛的園地;在門外,帶著對彼此的猜疑與不信任,破壞關係,根植怨懟的荒夷。試問自己是否雙足已跨進門內,以柔軟堅強的心帶領著莘莘學子們努力向學?還是罔顧教育倫理,堅持自我的關在門外,頑強自負的固守成見漠視學生求救的呼喚?三位一體的「教育良心、教育愛與教育正義」便如同是啟迪我們通往專業倫理救贖的道路,唯有開放固著的心胸,讓良善與道德之心進入我們的內在,才有機會教育自己、教育別人;愛自己與愛別人 (潘神父 第二章教師專業倫理) 。謝文全在「道德領導—學校行政領導的另一扇窗」一文中亦提到:源自於教師對正義的責任感與義務感的信念與精神,方能激勵成員自發性且具道德性的為了「善」而完成任務,教育工作本來就是一種良心事業,在道德的場域中以領導之心、率領導之腦、執領導之手、行領導之實,因此,就教師或領導者的角度來看,篤行倫理領導與道德領導乃是善與愛之實踐:站在與學生相同之基準點凝聚共識建立關係,並以自身為榜樣運用領導者的魅力及正向人格特質成為學生楷模,相信學生並給予學生表現機會,堅持對教育的真、善、美…,方能讓師與生互為主體的相互支持與成長,進而達成身為教育人的宗旨。(第八章 倫理領導與學校領導)
生命中有不同階段的生命意義與心路歷程,就是心中一丁點對人生的認知與期盼,伴隨著不同的人生哲理和價值選擇,方才勾勒出獨特且珍貴的今生今世。然而,如何在滾滾洪濤中不失去做人的本分,堅守那所謂的公平正義,捍衛那珍貴的倫理道德,實踐那關懷與愛、了解與相信的生命價值,不啻為身在塵世中的我們應時時惕勵自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